返回
浅谈竹筒酒中的“竹”文化
2017-03-25 16:44  点击:2076

“竹子”全身都是宝,在东南亚被誉为“绿色黄金,植物之王”,竹汁的突出保健作用在东方被视为“神水”;《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竹子“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养血清爽”的神奇食疗养生作用,竹子在民间有“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之说,这种“药食同源”养生理念开始风靡全球。

竹筒酒

竹筒酒(原生态野生酒),又名鲜竹酒,采用高压微创技术将基酒注入毛竹竹腔,让酒在竹腔中二次发酵以释放基酒中的甲醇等有害成份。成酒色如琥珀,入口绵甜温和,竹味浓香,自然清纯。悠悠千年岁月,谱写竹之传奇。相传王母娘娘的外甥女绿竹天仙,羡慕人间美景,下凡人间,生儿育女,从此大地上便有了竹子。古代人类视竹汁为“神水”,一则“离娄公服竹汁得仙”的神话传说可窥一斑。

自古以来,中国就作为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获得“竹子王国”的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之赞。

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品上有“竹”字符号,这也表明,王母的祖先利用竹子作为生活资料、生产工具和文化产品,中国的竹子文化由此可追溯导石器时代,自那时起,竹子就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一部绵延千年的中国历史,书写者一篇篇与竹有关的传奇故事。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