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寒潮”,
核心提示
葡萄酒市场已进入寒冬?
酒业整体环境遇冷,葡萄酒市场目前的形势究竟是怎样的,各大葡萄酒窖(行)负责人又是如何应对葡萄酒“寒潮”的?
河南波尔多酒行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少辉:
“立足专业,深耕文化”是制胜法则
在河南波尔多酒行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少辉看来,要想做葡萄酒,其核心是它们背后的酒商在书写着它们的文化故事,并以此为卖点深入消费市场。
刘少辉表示,波尔多酒行的葡萄酒文化推广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红酒知识礼仪培训、葡萄酒知识讲座、葡萄酒文化节、酒行定期举办专业的葡萄酒品鉴会等,波尔多酒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消费者正确的红酒饮用方法、美酒与美食最完美的搭配技巧,帮助顾客领略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知名酒园的名品风范。也正是这些不断努力,为波尔多酒行夯实了基础。事实证明,这种人际传播非常有效。
不管红酒市场大环境如何,波尔多酒行的脚步依然稳健如初。众所周知,波尔多酒行11年以来一贯奉行“立足文化,专业专注”的原则,围绕葡萄酒文化传播这个核心,打造专业的团队,推广葡萄酒文化,目前已发展成为河南进口红酒专卖店最多、最具影响力的进口葡萄酒专业机构。除了众多精选自法国各大产区的酒品外,更有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500多种名优葡萄酒品牌。
对于营销,刘少辉表示,目前河南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与发达城市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品牌是消费者选择红酒商的最终参考,品牌好不好关键看品质和服务,波尔多酒行11年的专业历程,凝聚了一支热爱葡萄酒行业并具备深厚专业功底的团队,为消费者和加盟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渠道深耕,营销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尽管很多行业人士表明了酒业寒冬已至,但他们有信心让红酒逆势上扬。
河南堡隆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霞:
“定位、策略、品质、信心,缺一不可”
河南堡隆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霞认为,在“三公消费”和“厉行节约”等蝴蝶效应之下,整个酒行业都迎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葡萄酒市场冲击并不明显,但进口葡萄酒未来在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战略步伐上也需要认真思考。未来的葡萄酒市场定位上肯定要多样化,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发挥品牌效应,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要培养专业的葡萄酒销售人员。专业化的销售人员,是国内葡萄酒行业所缺少的,提高销售人员的葡萄酒知识刻不容缓,没有专业、深入的葡萄酒知识,未来的发展便会举步维艰。
前期葡萄酒经营者向消费者灌输法国是葡萄酒天堂的概念,导致葡萄酒消费者认为法国葡萄酒是好的、是贵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其实除了法国,世界上还有很多知名的产酒国,当然葡萄酒也同其他商品一样分为高中低不同的档次,但是并不代表中低档的葡萄酒中没有好品质的酒。
“堡隆的愿望就是让每个阶层的消费者都能够买到世界各地的精品葡萄酒,这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现在葡萄酒产业越来越国际化了,我们要用国际化的眼光发展中国葡萄酒事业,给葡萄酒消费者以正确的认知和引导,才能确保葡萄酒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定位、策略、品质、信心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李霞如是说。
民权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和平:
适合老百姓的酒必然有市场
民权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和平表示,国产葡萄酒企业能够深度耕耘家门口市场,必然对自己的品质、品牌、营销、市场服务能力等充满信心。
朱和平说,家门口的消费群体对本地企业更加熟悉,这固然是一种有益的品牌情结,但更意味着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经营信誉的知根知底,如果在这些最基础的环节上站不住脚,那在家门口市场的发展空间就微乎其微了。
朱和平说:“比起很多葡萄酒品牌,河南红葡萄酒系列散发着活灵活现的地域性格与热度,既然我们要力争做河南市场的主导品牌,就必须打破常规、突破自我,从产品、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具体需求。”
现阶段的市场波动,将促使国内葡萄酒厂商对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等加以思考。朱和平认为,大众日常消费、家庭养生饮用很可能就是葡萄酒市场的未来爆发点。葡萄酒文化之中固然有高端、小众的元素,但其倡导的还是一种健康文明、舒适愉悦的生活方式,适合老百姓的酒必然有其市场。
朱和平表示,2013年国内葡萄酒市场步入“寒冬”已毋庸置疑,但如何应对,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降价,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说到底还是要抓品质、抓服务、讲故事、谈文化。建议国产葡萄酒企业应该理清市场,从政治、经济、消费、葡萄酒本质和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坚持信念,适应寒冬的历练,等待葡萄酒的春天到来。(马小刚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