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在京隆重举行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播报 » 新闻播报 » 正文

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3  浏览次数:1414
核心提示: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本网讯11月2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东方论坛组委会、东方论坛名酒网联合主办,以凝聚产业力



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QQ图片20131203124637

本网讯  11月2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东方论坛组委会、东方论坛名酒网联合主办,以“凝聚产业力量,绽放白酒价值”为主题的“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北京”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著名经济学家李义平、文化学者韩田鹿等分别到会发表主题演讲。本届论坛赢得业界极大关注,“五粮液”、“泸州老窖”、“苏酒集团”、“汾酒”、“剑南春”、“古井”、“牛栏山”、“河套”、“景芝”、“宋河”、“迎驾”、“伊力特”、“今世缘”、“汤沟”、“仰韶”等众多新老名酒领军企业,以及浙江“商源”、广东“粤强”、上海“吉马”、北京“酒仙网”、北京“京糖”、 河南“亿星”、山东“新星”、江苏“苏糖”等众多名酒实力派经销商巨擘、多位国内著名酒类专家、近百家新闻媒体共同出席了这届盛况空前的论坛。

 

 

时代催生中国白酒价值论坛

近一个时期,除了在雅安地震中因捐款最多、反应最快而赢得舆论一致好评外,针对白酒行业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的。这样的舆论环境,在白酒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从未有过。诸如“散酒门”、“勾兑门”、“塑化剂风波”等一系列铺天盖地、接踵而至的恶性炒作,几乎将中国白酒产业得来不易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毁于一旦……

面对社会舆论的误解与误导,白酒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中国白酒的“酒品”正受到广大消费者质疑,白酒市场的消费基础和消费心理正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

为民族产业鼓与呼,让国粹白酒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白酒东方论坛”组委会的责任与担当。中国白酒究竟有没有价值?中国白酒存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中国白酒的价值究竟有多高?中国白酒究竟有没有成就奢侈品的先天底蕴与内在基因?……

为回答这些紧迫而现实的问题,“中国白酒东方论坛”组委会谨以“凝聚产业力量,绽放白酒价值”为主题,隆重举办本次“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北京”顶级行业峰会。 

 

三大价值尽显白酒魅力

本届论坛,与会嘉宾紧紧围绕白酒产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市场价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论坛上熠熠闪光的智慧火花必将照亮中国白酒未来发展的征程。

 

社会价值

著名经济学家李义平在主旨演讲中强调,白酒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与生态文明、循环发展和“三农经济”紧密相关,其长期发展中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就业、以及地方财政税收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出独特的社会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将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高度。而白酒恰是与生态文明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其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影响深远,必然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业,从而将白酒产业的社会价值大幅提升。 

对于白酒的社会价值,泸州老窖总裁张良认为,白酒地域资源属性极强,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白酒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生态酿造的先天优势,让白酒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大化,使之成为代表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民族文化符号。

迎驾酒业总经理朱明生认为白酒是一个对生态酿造要求极强的产业,保护环境,是国粹白酒可持续发展的客观保障,白酒企业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山东景芝酒业副总经理来安贵表示,一个产业可以持续发展并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融,是其社会价值最大的体现。努力去创造与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我们白酒企业发展战略的社会基石。

新疆伊力特酒业董事长徐勇辉指出,白酒的社会价值应更多体现在关注民生上,白酒一定要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发挥环境保护的榜样力量,将生态理念贯穿到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系统内建立“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产业生态价值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在建设“最美中国”的大潮中充分展现白酒的社会价值。

 

市场价值

中国白酒发展史,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缩影和典型。当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我国文化战略重建的新经济形势下,白酒的市场价值和消费形态正悄然发生变化。创建一套科学、适用的运营模式,让白酒市场价值不断走强,是一条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尚文化,给白酒传统营销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和影响。苏酒集团开创的白酒时尚化营销模式,给白酒开启了一条全新市场路径。对此,苏酒集团总裁王守兵表示,白酒从古到今之所以生生不息,关键是白酒适应了时代的需求,白酒与时俱进满足消费需求才是其真正的市场价值所在。

电商是当前市场的焦点,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表示,今年双“十一”,酒仙网创造了单天销售业绩2.21亿元、其中75%是白酒销售额,创造了破天荒记录,该业绩表明白酒是品位极高的富金矿,这正是电商时代白酒的市场价值体现。时代环境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白酒产业商业业态的变化,未来的探索更需要我们贴近时代、贴近消费者去考量行业的变化。宋河酒业总裁王祎杨说,今年双“十一”期间,宋河酒的网上销售额取得了全国白酒品牌前十名的优异成绩,是对“宋河”打造“互联网第一名酒”市场战略的最好验证,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商源集团董事长朱跃明表示,白酒是用来满足大众消费的,如何服务好大众,如何服务好白酒产业价值链,是白酒市场建设的关键。商源集团多年来努力打造的“价值链供应体系”成效已经显现,这是白酒市场体系建设的又一大创新。

 

文化价值

在论坛上,著名文化学者韩田鹿指出,在中国,国酒与国学均为“国粹”。白酒作为一个传统性很强的产业能够成功突破历史的局限,并在新经济形势下不断获得新生,是拥有超越历史和现实的力量,极具包容性和感染力的生命力体现,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与精神元素。因此,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国酒又有着被时代赋予的特殊文化价值。

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朱中玉在论坛上表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必须依靠文化,白酒实现国际化运作同样必须依靠文化。在“中国梦”引领的中华民族崛起大时代,白酒作为文化的有效传播载体之一,一定要把自身的文化魅力演绎好,彰显民族产业特有的文化价值。

苏酒集团总裁王守兵在《产业蜕变中重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的论坛主题发言中指出,白酒要在文化“共振”中实现理性消费,随着白酒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整个行业都在讲“转型”,说起转型关键是方向,这离不开坚守与创造,白酒要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与赋予新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白酒新的文化内涵,寻求社会大众的“共振”,培养与推动白酒更加理性的消费氛围。我们可以将“酒文化”理解为“酒道”。“道”是一种仪式和信仰,对酿酒人来说,则是一种坚守和遵循。白酒未来的发展在于对这种“酒道”三个层次的坚守和弘扬。一是藏道于质,二是载道于物,三是悟道于行。

针对白酒文化在传播中的扭曲问题,剑南春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苏薇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文化全面复兴时期对白酒全面释放文化价值提出的新课题。这就要求白酒将其生产工艺中独特的文化价值提炼出来,与品牌价值相融并举,让白酒的内在文化价值与外在文化价值共同作用市场,用文化价值彰显民族品牌风采。

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认为,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唤醒中国传统的真善美,唤醒对“祖宗”的敬仰!这是酒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同是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白酒产业面对社会应该真实回归“本我”,倡导文明、饮酒文明。

文化如何守正与创新对白酒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表示,民族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酒文化之中。当下白酒至少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为这个时代贡献思想;第二,为民族坚守工艺传统;第三,主动参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安全。

中国白酒文化复兴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白酒文化必将走向世界。对此,泸州老窖总裁张良指出,未来白酒的发展将从不健康的白酒消费文化向健康文明的白酒文化转变。而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白酒企业纷纷以文化突围的方式力求还原白酒的精神价值,从最初的寻找品牌历史底蕴,到更高面次的消费文化营销,智慧白酒、激情白酒,将成为明天白酒的主流,明天的白酒文化也会伴随“美丽中国”而弘扬光大。

广东酒类管理专卖局副局长朱思旭先生如此说道。朱思旭先生认为: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找“道”很困难。但中国白酒早已将“道”融入其中。如:儒家文化,是一种道;英雄文化,也是一种道。

《三联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作为白酒产业观察人士则认为,中国酒走向国际,须借助中国文化力量。并举例说明:中国烹饪文化正在进行全世界推广,是借助孔子学院的力量,而中国酒正是最好的契机,可以与之关联。

 

 

明天的太阳更美好

白酒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是白酒作为优秀民族产业最好的价值体现,无疑此背后凝聚了一代代白酒人的心血与汗水。为表达对老一代专家学者的敬意,论坛组委会特为以106岁的酒界泰斗秦含章为首的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团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祝寿。

一个个七八十岁以上高龄的老专家们,为什么身体如此硬朗、精神如此矍铄?106岁高龄的秦含章先生幽默地告诉大家:这是长期用心酿造白酒、健康饮用白酒的结果。秦老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看到了民族产业白酒的无穷魅力及其生生不息的产业价值所在。

 

河套酒业副董事长张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产业从古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批白酒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白酒能够得以传承,更在于其对人的关注,对人文精神的关注。牛栏山酒厂副厂长陈世俊表示,生态酿造、生态饮酒与生态营销对白酒都非常重要,尤其是生态营销的重要部分是价值营销。过去白酒过于看重“业绩”,弊端在于,过重的市场负担导致产能过剩,其最重点的是失去了平衡。过去许多企业都在不断升级本身的产品,这种升级与自身价值的错位导致营销体系的破坏,过去因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务商务的持续加进,但这不是长久的。他坚信,只要从满足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白酒产业依旧光明无限。

对于白酒的未来,五粮液集团副总经理朱中玉认为,白酒历史可追溯上千年,堪称最古老加工业,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与威士忌、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在产业的宏观属性上,与十八大精神、三中全会思想关联,消费者未来仍然会认可与支持白酒产业!

对此,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表示,白酒企业思考如何早日迎来春天无疑是正确的,同时白酒也应该考虑这个民族产业如何才能基业长青。所以,套用改革开放的一句话来概括白酒产业的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梦,是衡量中国白酒产业价值的唯一标准。”

针对白酒的未来,苏酒集团总裁王守兵认为一定要弄清白酒客观的定位是什么?他指出白酒的客观定位应聚焦在三个关键词:“民族的、大众的、文化的”。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能做到“得天之赐而始终感恩、因民之需而始终坚守、由业之基而始终谋变”,都能认清行业的定位,遵循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白酒不仅会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而且会像日本的清酒、韩国的烧酒、西方的洋酒一样,成为一种文化和民族的象征,走的更远、更踏实。

来自上海酒类管理专卖局的卢荣华局长认为,白酒是中华国粹,我们应该努力把白酒的产业价值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这样白酒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坛组委会在发布的《中国白酒产业价值研究报告》中对白酒进行了四大全新定义:白酒,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龙头产业;白酒,是地域生态绿色产业中的特色产业;白酒,是生物科技产业中的制造业;白酒,是生态工业产业中的文化产业。该报告的发布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关注,嘉宾们一致表示,该研究报告的发布让人们对白酒产业的价值有了充分的认知和共识,提升了产业自信和自豪感;同时也让社会各界对白酒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彻底改变了他们对于白酒产业的认知误区,在感动中为白酒传递了一份正能量。

通过本次论坛,也让社会大众、消费者对白酒有了一个全新而深刻的认识,相信在社会、产业、文化三大价值支撑下,白酒的明天会更美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