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院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第一部酒类流通白皮书也在当天发布。该书历时六个月完成,动用100余位专家,调研18个省市,撰写16万字。
透过这份白皮书,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比如中国酒业的消费升级并非价格段上提那么简单,最近几年,消费升级至少在酒业留下三个方面的印记。首先是酒水消费的多元化,2012年调整以后,中国市场迎来酒种多元化趋势;其次是消费升级并非“一股脑儿”涌向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第三个是高端白酒不愁卖。
同时,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白酒。事实也是如此,进口葡萄酒打入中国市场,过程中并非单纯的产品和品牌涌入,甚至可以说更多地是葡萄酒文化推广和葡萄酒知识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入门,越多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成为半个专业人士,在1919这样的连锁门店选购葡萄酒,一些消费者已经有了倾向的品牌,更多的消费者可以将偏好聚焦到产国乃至产区。
根据这份白皮书的调研结果,2017年有12亿的长城葡萄酒,是在超市卖掉的;张裕在商超也能达到10亿以上的年销量。不那么被白酒重视的商超渠道,不仅是国产葡萄酒的一个主阵地,也是目前国产葡萄酒龙头们的沃土。
现在营销进入新时代,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品牌接触的习惯发生变化,消费者接触品牌的途径发生变化。过去的销是通过终端做销量,但是在移动互联和数字化过程中,营和销都具备了直面消费者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才会实现精准营销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中国酒类流通研究院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真正有了专业性行业研究组织。王新国表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盛初咨询、尼尔森三方联合,汇集行业智力资源,将基于对数据的深度理解和研究提供对行业有洞见的研究成果。”
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研究院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以及白皮书的发布,所引发的思考和揭露的变化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