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9日,河南省酒业协会组织50余家酒类经销商由河南省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总工程师赵书民、流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皇甫尚旻带队赴广西丹泉酒厂参观考察。经过4天参观考察,对其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精湛的酿造工艺,独到的洞藏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丹泉酒业位于广西西北、云贵高原南麓,地处北纬25-29°、东经104-107°之间,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自然名酒带,以云贵高原为中轴线,丹泉产地南丹县与贵州仁怀对折重合,高度相仿的地貌与气候特征,形成了同样相似的酱香白酒酿造生态环境。
丹泉酒业前身是国营南丹县酒厂,创建于1956年。历经50多年的风雨,生产基地占地3000余亩,年产酱香酒8000吨、浓香酒10000吨、米香酒20000吨,以广西白酒第一规模、第一品质的姿态现身白酒市场。
“丹泉”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广西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白酒生产企业; “一体三翼”的发展战略是丹泉品牌实力的表现,即以酱香为主体,兼香和浓香为侧翼,米香为尾翼的发展格局。丹泉共有四大香型四十款产品,能同时生产酱、兼、浓、米四大香型,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屈指可数。目前,丹泉酒厂的“中国酒洞”已投入使用,藏有酱香基酒5万吨,其余四个在建项目将在两年内先后投入使用,为丹泉酒“走向全国”奠定雄厚的后备支撑。
河南省酒业协会总工程师赵书民指出:丹泉酱酒非常注重酿造工艺,品质建设,特别是在洞藏之后恒温恒湿,终年保持16-18摄氏度的环境下,非常有利于酱香酒的老熟陈化,三分在酿造,七分在窖藏,丹泉美酒贮存在其独特的卡斯特溶洞中对其陈化老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丹泉酒业营销公司总经理魏洪表示:“立足广西、重点河南、华北华南、同步开花”是丹泉在改制之初确立的发展战略,通过第一个“十年计划”,丹泉完成了对广西的全面覆盖,充分占领广西市场,并且在河南、北京、广东、云南、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实现了战略布局。下一步将重点突破河南市场,进一步辐射华北全境,为全国市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