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工作环境可以透露出很多有关企业文化的讯息。由中国行业报协会、新华社、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杂志、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知识产权报、国际商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汽车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工业报、中国商报、中国贸易报、中国食品报、消费日报、中国产经新闻报组成的中央媒体人一行,3月30日专程造访了位于古城渑池的仰韶酒业生态酿酒园区,深入了解隐藏在这家白酒企业核心园区内的企业文化与特质。
三门峡市非公党工委书记、市场监管局局长赵冶钧,三门峡市非公党工委副书记李保民,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渑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石线伟,渑池县政府党组成员周来拴等相关领导与中央媒体一行,在仰韶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仰韶酒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富祥,仰韶酒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虎文,仰韶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品牌宣传中心总监尤全学的陪同下,从万吨恒温酒窖到酿造车间、从科技楼到党建展馆,对整个园区进行了细致的了解。
仰韶酒业的酿酒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共约800余亩。如果用颜色来形容仰韶,那必是红色莫属了,随处可见的彩陶壁像、陶制雕塑、仰韶文化壁画,以及古色古香的园区风貌,红色的陶无处不在,这里的一切都来自发源于渑池、并从渑池走向世界的仰韶文化、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是仰韶酒业的传承与发展之基,“传承创新千年文明,匠心铸造民族品牌”,这是本次参观为媒体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以至于一位媒体人感叹道,只有在这里才能触手可及的感受到仰韶文化与仰韶酒天作之和的交融。
“陶”的痕迹在这里随处可见,七千年前的仰韶人用火烧制了陶,七千年后的仰韶酿酒人依旧用“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老熟、陶瓶盛装”的四陶工艺在完美诠释着仰韶文化,与这段文化中因陶而美的仰韶酒。
除了红色的“陶”,在仰韶还有另一抹鲜艳的红色,在仰韶的园区内,红色的党建文化长廊里,以及党建文化展馆中,都透露着仰韶“党建引领”的企业文化,以党建精华铸企业灵魂,仰韶酒业作为非公企业,高度重视非公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方面的引领性,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扬先进文化,铸仰韶酒魂”的理念,形成了“党建引领,文化助力,创新驱动,研发先行,科技兴业,转型升级”的清晰发展战略。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河南省工商系统非公党建工作示范基地”落户仰韶,更进一步的肯定了仰韶坚定的红色文化传承。这样的厂区环境中,感受到的是员工热情细致、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窥斑知豹,仰韶的党建工作是过硬的示范典型。党建引领逐梦有力,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这说明只要定准基调、找对办法、抓住核心、结合实际,党建工作的政治功能和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完全是可以有机统一和融合发展的。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仰韶,那必然是“新”。四陶工艺的全部进程中的每个环节,仰韶都在围绕着“陶”革新,传承创新的基础与仰韶酿酒人的匠心和工艺,感染着到场的每一位媒体人。
从仰韶对“九粮四陶”不断的科技研发过程中,陶香从香飘河南的大街小巷到屡获大奖,成为行业范例,无一离不开仰韶的科技创新。这便是仰韶人对历史的传承,对文化的持续,对品质的坚守,顺应时代的创新。
侯建光表示,创新决定着产品的生命力与创新力。在创新发展上,仰韶的中华陶融香,将仰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四陶工艺、结合当地微生物群,生产出的原生态大兼香,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兼香。彩陶坊的创新来源于生产发源地,来源于陶的文化,陶香作为原生态工艺兼香,有别于物理兼香,所以陶香更具有地域特色、更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和陶工艺的传承。
在对仰韶原酒的品鉴过程中,各位媒体人纷纷点赞陶香,随行媒体表示,豫酒的创新发展必须靠自主创新,不能一味靠模仿,陶香的大卖是豫酒创新的榜样,更是重要的引领。
党建引领,文化助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彩陶坊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完美融合,既是一个企业的科技突破,更是一个板块的发展图腾!仰韶的“红”与仰韶的“新”构成了仰韶彩陶坊发展的蓬勃力量,在省委省政府豫酒振兴的战略指引下,在媒体的协力推动下,仰韶酒业一定能在“代表豫酒,出彩中国”的奋斗征程上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