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豫酒过于注重机遇和市场忽视了重要的人才问题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播报 » 新闻播报 » 正文

豫酒过于注重机遇和市场忽视了重要的人才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4  浏览次数:1877
核心提示:近些年,随着酒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经历过数个所谓的黄金十年后,酒业开始由蛮荒咆哮式增长发展过渡到当下的科学理性式发展。回

近些年,随着酒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经历过数个所谓的“黄金十年”后,酒业开始由蛮荒咆哮式增长发展过渡到当下的科学理性式发展。回顾酒业的每个发展阶段会发现,我们过于注重产业发展规律、机遇和市场,而忽视了人的因素。

酒类营销不外乎文化、品牌、品质、管理、市场、渠道和人才等。

中肯地说,豫酒不缺文化,豫酒所承载的文化是古今中外所有酒类文化中无法比拟的;豫酒不缺品牌,酒祖诞生之地,十七大名酒豫酒拥有两家,全国知名品牌更是不胜枚举;豫酒品质总体不错,盛产粮食的黄淮两岸,好粮食酿好酒,这是古训;至于管理、市场、渠道等,都是由产品的覆盖和规模而决定,更无从判断孰优孰劣。

2018年6月26日,河南省酒业协会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豫酒振兴”战略,拟成立人才交流中心,召开了人才交流中心筹备会。这是一次摸底会,与会60多名酒类生产和流通企业代表就各自企业人才现状、未来发展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随后又陆续举行了四次相关的工作会议和调研、座谈及专题培训等,大家深刻地意识到,制约豫酒发展的问题不一而足,但核心问题是人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员工满意度普遍偏低。这是当下酒类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难题,并非豫酒企业独有的现象,但因为整体运营规模偏小,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就比较突出。

企业的长期发展愿景规划、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建设性的薪酬制度和员工职业成长规划等的缺失、不重视,导致的不仅仅是员工的流失,更可怕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线能打仗的干部们都去了“友军”。虽说“友军”兵强马壮确实有吸引力,但我们又为留住人才做了哪些努力呢?

二是关键岗位专业度不够。通过近一年的密集接触和交流,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是,豫酒不缺战略、不缺制度,更不缺高管,缺的是一些关键部门的关键位置。

如市场部,市场调研、推广宣传策略、物料准备、文化挖掘等做得可圈可点。但产品设计这个关键岗位,基本都是仰仗外围咨询、设计公司,缺乏自己的底蕴和内涵,消费主张的逻辑自己都含糊不清,经销商是不会买账的,遑论消费者。

产品力上不去,大单品策略无异于与虎谋皮。再比如招商和客服,只要有好政策好产品,招商部的战将们摧枯拉朽是没问题的,但如何让经销商长期合作,就不是这帮兄弟们的差事了。攻城略地和精耕细作是两支专业度不一样的队伍来完成的,而豫酒当下的痼疾就是骑马打天下的兄弟还要刀耕火种。换言之,豫酒不缺招商经理,而缺客户管理经理。

 三是“双创”平台的搭建乏力。酒类行业属传统产业,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微乎其微,创新是酒业长盛不衰的主题。

有个现象非常值得豫酒重视,但凡在中国酒业版图上割据称雄的产区,如川酒、黔酒、皖酒、苏酒、楚酒等,职业经理人创业成为行业专家、咨询名家的比比皆是,反观豫酒出来的行业翘楚就屈指可数,还都不在豫酒圈内。这说明豫酒整体在职业经理人创业大环境的营造上远远落后了。

 同样,在酒业营销的理论创新、产品创新上,豫酒还是乏善可陈。还有酒类流通领域的供应链整合创新,豫酒仅仅是临渊羡鱼。

 豫酒对人才问题的反思和重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著名诗句,这句诗形容当下的豫酒发展也颇为贴切。(作者系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助理、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吴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