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古代被称为中原,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长河中,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又为中原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发展史镌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跟随仰韶看中国,穿越时代赏美器。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间约2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即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按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意义深远,它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了中国蕴藏的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仰韶美器篇之彩陶: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并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等形象逼真生动,不少出土的彩陶器被奉为艺术珍品。
小口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红陶质,手工制作,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小口尖底瓶作为远古国宝,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作为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小口尖底瓶在各处仰韶文化遗址皆有大量出土,是7000年前仰韶人普遍使用的酒器和日常用具。其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汉水中游,北达内蒙古中南部、晋北、冀西北地区。
专家点评
河南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
仰韶文化包含很多文化内涵
仰韶文化曾一度称为彩陶文化,它包含着很多文化内涵。仰韶文化代表着此区域较高的文化成就,且以彩陶为载体来表现,分布面广,影响力大。仰韶的彩陶是此区域的一个代表性特征,但并不是唯一的。能够达到彩陶文化这个发展高度,唯有彩陶,唯有仰韶;尽管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也有彩陶,但是其文化成就,还是无法和仰韶相提并论。彩陶文化在仰韶文化中的价值体现在:彩陶分布面广,且同时具有美观性和功能性;除此之外,彩陶技艺也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河南商报 刘开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