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赞宋河:质量不错,闻着很好,很香!
季克良到生产厂区调研指导
盛赞美酒
赠送纪念酒
欣然留下墨宝
寄语名酒宋河发展
中国白酒界泰斗、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走访宋河,“走遍十七大名酒”夙愿终梦圆,走访生产基地品鉴宋河美酒后
中国白酒界泰斗、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有一个心愿,他曾经在多种场合表达过“走遍十七大名酒,已经走过了16家,唯独没去过宋河”。宋河酒业一直以来就像一坛舍不得开启的老酒一样,一直封存在心,成为季老一桩酝酿未了的夙愿。其实对于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祎杨而言,这一天也期盼良久,希望季老能够来到酒厂参观指导。
12月7日,季克良出现在位于老子故里宋河鹿邑生产基地,双方皆梦想成真,喜出望外。一上午的时间,季老不辞辛苦,下车间,看酿酒,畅叙谈,留墨宝,所到之处,问询调研,不时点头称赞,最后欣然挥毫以:“老子故里酒道法自然香”赞叹宋河美酒,祝福企业发展。
走访车间 盛赞酒品
12月7日上午,周口市鹿邑县宋河镇的宋河酒厂门口,不到八点已人声鼎沸。酒厂的领导、员工及河南的主流媒体一行都早早站在门口翘首以待,都想在第一时间见到这位中国白酒界泰斗、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此次季克良走进宋河,也是他中国十七大名酒之旅的最后一站,圆了他多年的一个心愿。
出现在宋河酒厂门口的季克良,虽满头银发,但是神采奕奕,精神矍铄,走起路来铿锵有力,一位出生在1939年4月24日的老者,有这样的“精气神”,实在让同行的很多人折服。在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祎杨及总经理朱云武等人的陪同下,季克良走访了宋河酒厂,从技术中心到万吨储酒罐群,从酿造车间到原酒储存仓库,一路上健步如飞,谈笑风生。
在蒸馏车间,季克良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把拌好的曲料,放在鼻子下深深地嗅了嗅,然后对陪同人员说:“质量不错,闻着很好,很香。”
在原酒仓库,季克良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一杯老酒,轻轻地呷了一口,回味了一下,笑着说:“好酒,好香啊!”
来到窖池车间,看到酿酒用的粮食整齐堆放在窖池旁边,季克良忍不住夸赞:“物料摆放得相当整齐,现场管理是一流的。”品尝酿出来的新酒时,他也连声说“香”。
圆梦之旅收获惊喜
“浓香怡人,绵甜爽口”是季克良对宋河最亲切的赞赏。在原酒储存
罐群里,正在潜心参观的季克良听到随行的王祎杨说,宋河人为其精心准备了他六十大寿(季克良生于1939年4月24日,这坛宋河原酒生产于1999年4月24日,恰逢其60高寿)时生产的一坛原酒时,惊喜异常,连声表示感谢,并现场亲自启封并揭开“红盖头”。当得知这是宋河的至高礼遇时,季克良满怀庄重地向王祎杨女士及在场的宋河人表示感谢。对于季克良而言,不仅是圆梦之旅,更是温暖之旅,这是来自十七大名酒宋河人的“温暖”礼遇。
情系宋河挥毫赞誉
作为中国名酒,豫酒六朵金花之首,老子故里酒的宋河更是赢得了各路名人的到访。季克良在参观完厂区之后,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宋河碑廊。在各界名流的笔墨雕刻长廊中,克良认真看,详细问,言谈中无不透
露着对宋河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赞赏和肯定。随后,欣然在宋河酒窖名人堂中留下了自己的手迹。据了解,季克良在手模上留下的手迹将成为宋河名人堂中不可多得的亮点,也将成为这段圆梦之旅共同的时间注脚。
参观结束,季克良兴致盎然地为宋河挥墨写下“老子故里酒,道法自然香”。雄浑而遒劲的笔墨,神采焕然。季克良以此为礼赠送给宋河,笔墨中流露出对宋河的褒赞与圆梦之旅顺利实现的喜悦之情。作为回赠,王祎杨代表宋河向季克良先生赠送了5斤重、价值2万多元的典藏级宋河粮液一坛。
探讨未来尊重消费
在白酒行业的转型期来到宋河,季克良表示来的正是时候,可以一起探讨酒业的共性,找出并解决问题。对于茅台,季克良一样毫不避讳,他说,茅台尽管是中国白酒的带头大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产量和销量虽然还在增加,但是销售收入和利润已经有所下滑,个别茅台专卖店还出现了亏损局面。他分析,目前这种困难局面还会持续两三年,不过,即使两三年后市场恢复,也不会回到10年前过度繁荣的状况了,而是更加理性发展。
季克良还现身说法,对于一些喝白酒伤肝的说法提出异议,适量科学文明饮酒,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他指出白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期望宋河酒厂能从白酒的成分入手,搞明白哪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当年啤酒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的时候说是“液体面包”,葡萄酒进入中国的时候说是“液体蛋糕”,都是打着“健康”旗帜来抢占市场,赢得消费者的芳心。如今白酒行业对此话题也值得深思,关注白酒与人体健康的问题,证明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的,才能更多更快更准地赢得市场占有率。
名酒发展质量为本
座谈会上,季克良坦言,中国的十七大名酒走访了十六家,最近五六年一直期待到宋河酒厂参观一下。他首先感谢宋河酒厂细心周到的安排,并指出宋河整体规划合理,技术中心的设备也和国际接轨,这更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现场管理一流,厂区干净整洁;老酒香味浓厚,后味不爆。
走访了十七大名酒,季克良圆了自己多年的梦。因前后时间跨度太大,他只简单准确地概括了这十七大名酒的共同之处:“重视质量,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技术研发,重视创新。”
记者手记
情系名酒 圆梦宋河
从12月7日开始,河南白酒圈因为一个人的到来,着实让圈内震动不小,微信、微博等平台不断传播和转发有关他的消息。他,就是季克良,中国白酒界泰斗,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他的河南之行之所以被关注,并不简单因为他是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而是因为他的十七大名酒·宋河的圆梦之行。
季克良先生有一个心愿,也曾经在多种场合表达过“走遍十七大名酒,已经走过了16家,唯独没去过宋河”。这个想法他给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表达过多次,说要到宋河看看,没想到终于在今年,75岁的特殊时刻,来到中原大地,老子故里鹿邑宋河生产厂区,圆了他多年的夙愿。
季老在此次河南之行虽多次表达“我75.6岁”,但一路神采奕奕,健步如飞,根本不像75岁高龄的状态,正如全程陪同季老河南之行的熊玉亮感言:“我全程陪同,可是全程基本是小跑,否则根本跟不上季老,季老身体很健康!”
季老的精神劲不仅体现在身体状态上,更体现在对名酒的情结和感情上。据季老讲,走访十七大名酒,发现他们共同之处:“重视质量,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技术研发,重视创新。”对宋河每天150个班组同时生产,15000条窖池、15万吨的原酒储存能力,年产原酒8万吨等硬件倍感欣慰,表示这是确保质量的前提,看好宋河发展。(申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