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播报 » 新闻播报 » 正文

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5  浏览次数:1250
核心提示: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 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风险交流一直是食品安全
 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

 

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风险交流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已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与会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尽管中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基础仍需夯实,其中风险交流既是中国食品安全的短板,也是全球食品安全的难题。”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简而言之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对风险因素及认知互相交换信息和意见的过程。过去,由于风险交流工作不顺畅、科普宣教力度不够高,造成信息不对称与信任危机,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感知与行业和科技界的认知之间差距较大,再加上一些人有意无意的炒作,使部分消费者“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甚至在部分领域一度出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恐慌情绪。

以食品添加剂为例,由于公众对其不甚了解再加上部分不良企业乱加滥用,使一些消费者谈之色变,认为它是食品乱象频出的罪魁祸首。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加工业,《食品安全法》对使用添加剂的要求是确保“安全、必要”而非禁止。被公众广为诟病的三聚氰胺、苏丹红等并不是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根子在于涉事企业的违法添加而非食品添加剂自身。因此需要通过交流,让消费者知道食品添加剂不是问题,非法添加才是风险。

再以白酒为例,由于宣传沟通不到位,导致公众对“新工艺白酒、食用酒精、勾兑”产生偏见。实际上,国家标准允许的白酒工艺路线有三条:固态法、固液法、液态法,固态法酿造的白酒可以称为传统白酒,后二者可以称为新工艺白酒。无论用哪种工艺生产的白酒,只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就都是安全可靠的。至于食用酒精,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食用的。

我国以前发生的几起“毒酒”事件都是犯罪分子使用“甲醇”造成的,但不明真相的人却以讹传讹将其归罪于“酒精兑水”,这显然是张冠李戴。

说到勾兑,它更是白酒酿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是技术性蛮高的绝活儿。所以需要通过交流告诉公众:传统白酒是个宝,新工艺白酒也很好,勾兑程序不可少,食用酒精恐惧症没必要。

为补齐风险交流的短板,必须确保《食品安全法》的落实。首先政府主管部门、产业界、科技界要强化风险交流意识,增强主动性、自觉性,注重事前交流、日常交流,避免“马后炮”,摒弃“临时抱佛脚”。其次要建全风险交流机制,增强制度性、协同性,政府主导搭建平台,行业协会、检测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体现风险共治原则,坚持“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宗旨,准确说明问题,正确引导舆情。再次要提高风险交流水平,增强科普性、互动性,接地气连民心,讲真话交实情,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以百姓听得懂的话答疑解惑,重塑公众信心。最后消费者也要理性参与风险交流,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不被没有科学依据的小道消息乃至谣言所误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