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源在过去对资本还是保守
【有人说,在过去小20年中,商源几乎都踩对了节点:盘中盘盛行时,商源在终端控制上布局早,收益丰;在品牌运营开始的时候,大胆运作新疆白酒伊力特;在渠道布局上也下手早,在浙江投资合股很多公司;2006年酒类连锁开始时又创立了久加久;再后来平台兴起时,又开始做平台、做服务。但也有了解商源的人很感慨今天商源在整个行业的位置,“商源理应有更好的发展,但在各条道路上收益最大的却不是商源”。】
一个企业在行业位置,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商源走的路,从来都是看准了大方向就做,一边做一边修正。因为我们在做,知道哪里不爽,哪里有问题。
老实说我们不太在乎“行业名声”或者“行业议论”,去年我们收缩了不少的久加久门店,把效益不好的、没有好店长等等有问题的店干掉,剩下的门店就40来家。但我们这种面上的“收”,不是外界看到的“久加久不行了”而是我们要做改造。行业很快就会看到,2016年商源会把久加久门店数量做到200家。
不仅如此,我们将利用商源“云仓”,做名烟名酒店整合。久加久已经走过了酒类连锁经营的前两种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做直营;第二阶段我们做直营和加盟,经营的事实告诉我们:门店经营盈利问题不解决,加盟不过是成本转移,把自己的问题丢给了合作伙伴。只要合作伙伴不能带来销售,单靠开一个门店对彼此的价值都不大。
所以,2016年,我们会强化跟有终端,有客户的经销商或者名烟名酒店合作,导入我整个商源在供应链上的优势,输出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管理以及我们在上游得到的各种资源,与客户进行有增量的合作。
在久加久的路上我们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一直在烧我们的钱,一直在靠实践来不断修正问题,虽然这条路走得坚实,但是效率和速度还是不够。我们在企业资本化的问题上,还是保守。
要知道现在的企业资本环境非常好,只要有好项目就有投资。何况,我们自己有实体,我们做过很多年,我们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以前商源投资过很多公司,但是我们放弃了别人投资我们。接下来,我们会有大变化,今天的商源是开放的,我们也会做产业基金做商源旗下很多公司的定向投资,我们会开始运用外部资本的力量。不仅商源如此,很多传统大商都需要补这一课。
商业企业的发展在平台打造与价值挖掘
【在过去的三年间,商源依然在不停的“折腾”平台,投资各种各样的公司,在外界看来朱跃明就像一个快退休的人士,做幕后投资人,只打算广种薄收了。平台只是一种虚指的概念,还是确有实质与不同?】
平台化的概念,我们已经提出几年了也运作很长一段时间,对比现在行业内一些提法“生态圈”,好像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在我看来,商源早就放弃了单纯与上下游的贸易买卖关系。我一直在强调,商源可以跟下游客户承诺,我不赚一分钱的差价,甚至我可以厂家的返利都拿出来分享。
商源要做什么?商源要做的以产品销售为接点,做价差之外的业务:物流我们能不能做?你资金不够,我们提供资金?你有承兑汇票,我们来处理……按照时髦的说法和概念,产品上的合作只是我的流量入口,商源用20年的行业积淀下的上游资源、企业经营管理上的经验等等来吸纳流量。
我们非常清楚,做平台是需要心胸的,你必须做到开放、平等和共享。跟怡亚通我们也合作,现在商源的丽水公司就跟怡亚通合作,而且对方控股。控股没有关系,接下来,还是可以合作产品,商源的其他业务单元是不是可以同怡亚通合作,怡亚通的产品也可以放到商源的平台上。
未来,商源会进一步打造商源平台,并且可能在大平台上打造出新平台,长出小平台。现在我们投资的自媒体“酒圈”就发展很良性,它的指向就是酒业的微信,会是一个平台。同时,我们也会跟其它平台合作,未来每一个平台都会有核心产品和核心品牌,未来就是平台间的竞争与合作。当然,这一切的背后,还是资本在其关键作用。
今天,对酒业来说是一个好时代,资本看好酒业,会有很多资本来推动这波发展。商源在资本问题上走得晚,但我们没有掉队,而且走得更为扎实,今年7月楼兰将登陆新三板,楼兰会进入国产酒庄酒的前三。现在还没进入新三板交易,楼兰估值都已经超过10亿;除此之外,商源会把与酒相关的业务板块整合,打造出另一个准上市公司。资本浪潮袭来,商源正在其中。(朱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