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馒头窑”中酒香长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与文化 » 酒业知识 » 正文

“馒头窑”中酒香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2  浏览次数:26978
核心提示: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蒙圈:“刘伶醉”是河北保定徐水出产的名酒,“馒头窑”是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彭城镇磁州窑窑口,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的,怎么会串联在一块呢?两者看似没有任何交集,其实不然,我与两地有很深的渊源。
      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蒙圈:“刘伶醉”是河北保定徐水出产的名酒,“馒头窑”是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彭城镇磁州窑窑口,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的,怎么会串联在一块呢?两者看似没有任何交集,其实不然,我与两地有很深的渊源。

     当你看完本文,就会豁然开朗——这就是酒文化的魅力。

    “刘伶醉”千年

      这还得从2016年5月1日我参加由刘伶醉酿酒股份公司承办的刘伶醉首届老酒交流研讨会说起。

      提到刘伶醉酒,不能不谈一谈“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刘伶,字伯伦,身高六尺,性情豪爽,胸襟开阔,汉朝沛郡人。沛郡处在徐州、宿州、淮北三市中间位置,离我老家徐州只有几十里之距。读中学的时候,老师说刘伶这位老乡“纵酒放达”,不拘小节,有一次喝酒忽然来了兴致,脱光了上衣赤身在家中饮酒。忽有客人来访,他也不赶紧把衣服穿上,客人见他如此不雅,便取笑他,他却一本正经地反驳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屋便是我的内衣,你跑到我内衣里来干什么?”细细品味刘伶这句话倒有点《庄子》中“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的意味。

      刘伶官至建威参军,因向皇帝推荐老庄“顺民之性、随民之情”的“无为之治”思想,试图使皇帝在国家律令制定上更关注百姓疾苦,可万万没想到,最终以无能而被罢官。面对报国无门,刘伶并不气馁,与志同道合的阮籍、嵇康、向秀等社会贤达结交,积极倡言老庄思想,探讨治国安邦之策。

      公元268年,刘伶探访父亲刘进同朝为官被贬武遂城的张华,并在张华的陪同下,遍尝了当地美酒。尤其是当地有名的“润泉涌”酒号的酒,让他流连忘返。刘伶感觉此酒最为香醇,又有挚友相伴,于是乐不思蜀,最终客死遂城。张华在遂城西择地厚葬了刘伶。当地人为纪念刘伶,还将他在当地最喜欢喝的“润泉涌”商号的酒改作“刘伶醉”酒,并一直沿用至今。后来,张华亦葬于遂城西。清代微服私访的乾隆帝为此地美景所动,欣然提笔,写下《安肃道中》:“菜畦果圃连溪坞,瀑水东流一带斜。怪底山川饶秀色,村名犹自号张华。”

      在研讨会开幕式结束后,我与共同参会的藏友张辉、张孝心专程到徐水区遂城镇张华村寻访祭拜老乡刘伶的墓。出徐水区城西10公里,在遂城西100米,张华村南300米,省道徐大公路北20米处,有一座坐北朝南不起眼的孤冢,从墓前小块石碑辨认出这就是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伶墓。墓前的酒德亭,据路边的老乡说是前几年想搞旅游复建的。据说张华墓原来就在北边,20世纪70年代末墓与碑皆在,80年代初人为毁坏,现在已经不容易确认其具体位置,后人竟然如此对待文化遗产,可叹!

     纵观古今,酒名以人名命名者,有刘邦家酒、曹操家酒、刘伶醉酒等等。刘邦家酒、曹操家酒在封建社会是不能这么叫的,都是近代的产物;以人名命名的酒,且能够传承千年的,唯有刘伶醉酒。

     探秘“馒头窑”

      谈完刘伶醉酒,再谈一谈馒头窑。2019年5月11日,我受邀参加了在邯郸市峰峰区彭城古镇举办的“首届刘伶醉杯华北酒文化收藏交流会”。说到会议举办地彭城,我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因为我就是“彭城”(江苏省徐州市旧称)人,对瓷都“彭城”向往已久,趁此机会一睹古镇神韵。

      彭城,制盆之城意也,古称“滏源里”,有2400多年历史,如今有着“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誉。

     走在古镇彭城的大街小巷,最能够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一面面“笼盔墙”和一座座“馒头窑”。“笼盔”是一种用来装烧瓷器的窑具,为了保证瓷器烧制时恒温,罩在瓷器外面,可防止瓷器变形或开裂。当地老百姓就把用过的笼盔捡回去当建筑材料,砌墙盖屋。用笼盔垒成的墙,冬暖夏凉,结实耐用。所以,笼盔墙称得上瓷乡彭城最美、最重要的“符号”,形成了“彭城街五里长,旮里旮旯笼盔墙”的独特景色。

      再看一看散布古镇各处的磁州“馒头窑”,其外观姿态优美,丰姿绰约。馒头窑有固定的窑墙,围绕着落成椭圆的窑室,有封闭的窑顶火膛,有固定的窑门供装窑出窑之用。特别是在后窑墙有两个烟囱将烟排出,窑顶的透火孔称作天眼,窑顶底部周围有5~6个麻眼,用于烧成中调节焰气与观察火情。每一座窑都是用废弃的匣钵装土后横向排列垒砌起来的,像一串串铜钱,古朴而独特,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方人民日常食用的馒头,故称馒头窑。如今的彭城馒头窑窑火,历千年而不灭,仍续写着“舟车络绎,售于他郡”繁华的传奇。

      一把陶土,一瓢滏阳河水,一炉窑火,还有一双整天跟泥巴打交道的大手,从摔泥、揉泥、拉坯、修坯、绘画、刻划、晾晒、刻字、上釉、烘干、装窑、烧制等一道道工序,松散的陶泥经过无数双手的揉捏刻画,化无形为有形,让抽象变具象,最终泥与火的涅槃,形成本届纪念活动酒器——“馒头窑”型酒瓶。

      在纪念酒瓶体正面窑墙顶部边缘的位置凹刻有“首届刘伶醉杯华北酒文化收藏交流会”字样及该纪念瓶编号,在瓶体背面窑墙顶部边缘的位置凹刻有“中国磁州窑”字样,在瓶体底部位置印有“2019.5纪念”字样,及刘伶醉酒图案商标、容量、香型、酒度等酒类必备元素。

      整体说来,纪念瓶造型逼真,形体流畅,精致质朴,被设计师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情感,瓶身上饱含着酒和器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既是设计师心血的结晶,也是刘伶醉酒业文化的集聚。纪念酒器制作既坚持复古传统,又不流于古板;既有史迹,亦具个性,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和触觉体验,让你能从瓶中感受到历久弥新的沉淀感。

    “馒头窑”纪念酒就像一本史书,记录着刘伶醉酒的历史,记录着彭城馒头窑的文化,记录着千年古镇陶瓷艺术的成就。

      ( 作者系酒文化研究学者、高级工程师、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酒器文化收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