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茅台镇遭遇史无前例的产量下滑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茅台镇遭遇史无前例的产量下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5  浏览次数:1236
核心提示:茅台镇遭遇史无前例的产量下滑 天灾还是人祸? 5月29日,一则来自朋友圈的消息引起了微酒记者的注意。该消息称今年茅台镇遭
 
 茅台镇遭遇史无前例的产量下滑

天灾还是人祸?

 

5月29日,一则来自朋友圈的消息引起了微酒记者的注意。该消息称“今年茅台镇遭受到史无前例的产量下滑,普遍产量都不好。

其中茅台酒厂,往年三次酒平均班产量有17吨左右,今年只有七八吨。三次酒,茅台酒厂五百多个班组,每个班组少出了近十吨酒,全厂一年少出5000吨酒。

国台酒厂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而前两年投资进入茅台镇的娃哈哈,三次酒十甑才能出五六百斤酒。”

实际上,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压力下,茅台镇产量问题时有媒体提及。2014年11月,就有媒体报道称,茅台镇五成中小酒企面临停产,当时停产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酱酒需求急速萎缩,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由此选择不下沙(即停产)。

而此则消息则直指茅台、国台等茅台镇龙头企业,其真实性到底怎样?如果是真的,其原因究竟为何?随后,微酒记者进行了调查。

事实:产量普遍严重下滑

微酒记者就茅台、国台等企业今年产量下滑一事求证了茅台镇当地酒厂负责人、专家以及茅台酒厂员工等共计8人。对此现象,8位均承认了今年茅台镇酒厂普遍第三次出酒率极低的事实。

而在具体数据方面,某业内知名人士表示,往年茅台第三轮次一吨能产150斤左右的酒,而今年也就60斤左右。而据一位当地酒协人士透露,今年茅台镇酒企减产是明显存在的现象,减产主要是第三次取酒出酒率急遽下降。他表示,最低的甚至一吨只出酒20多斤。

一位接近国台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国台往年三次酒每吨大概出酒140斤左右,今年也就只有100斤左右,“国台是民营企业,在机制上比较灵活,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调整,但是,依然达不到一般水平。”该人士表示。

 “总体来说,茅台镇投产的企业,今年的产量可能会在去年投产的基础上再减少80%!而剩下的20%都会调整产能计划。”有茅台镇企业负责人告诉微酒记者。

原因:罕见极端天气造成

为何茅台镇企业会出现普遍出酒率不高而导致减产现象呢?在采访中,所有人士均将原因指向了今年极端异常的天气。

微酒记者采访获知,今年4-5月,茅台镇气候极为不稳定,除昼夜温差大,气温骤升骤降频繁之外,暴雨、冰雹等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气候的变化对于微生物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气候、温度、原料、工艺直接影响着白酒出酒率,酱香型白酒本身出酒率就低,常有五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在天气异常,温度、湿度无法达到利于发酵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堆积的情况下,出酒率一定是有影响的。”有专家告诉记者。

记者查阅仁怀市最近五年4月的天气记录发现,2011年——2014年4年间,仁怀市4月的天气都相对稳定,最高气温会逐步攀升到30多度,大部分时间昼夜温差不超过10度。

但是2015年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数据显示,今年四月,仁怀一度从1日最高32°气温,骤降到7日最高10°气温,随后气温又快速回升到30°,到23日左右再度骤降到最高14°。

除此之外,在气温回升阶段,早晚温差也一度达到15°。茅台镇距离仁怀约10公里,虽然具体数据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温度大起大落是今年茅台镇酿酒人最明显的感受。

 “到现在早上的温度也只有10°左右,中午会热一点,白天气温逐渐升高后微生物好不容易开始聚集和繁殖,但夜间温度骤降,微生物就会死掉。”当地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说。微生物菌群直接影响了当地三次取酒的出酒率。“这是我做酒近50年以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老工人摇着头告诉微酒记者。

雪上加霜?还是积极调整?

天气造成的三次酒产量急遽下降,似乎只是天灾,但微酒记者采访所知,茅台镇产量下滑从2014年就已经出现征兆。

而就在2012年下半年以来,茅台镇就开始涌入大大小小的投资,其中包括娃哈哈这样的巨头在2013年宣称投资150亿元进军酱酒产业,随后各路资本掀起了一轮快速的扩产运动,而这些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在2014年开始投产。

当年仁怀市酱酒产能已经达到了30万千升,但是只有茅台一家产值达到百亿规模,产值过亿的仅有30余家。

2012年底开始的产业深度调整,让酱酒基酒需求快速下滑,包括茅台在内的龙头企业也出现了价格下滑、市场转型等情况,国台等企业在市场调整面前也未能幸免。

不过这些龙头企业在产业调整阶段在规模和资本的支撑下有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生产也从未间断,但是其他企业面临的困境就不同了。

2014年下半年,绝大多数以生产基酒、贴牌产品为主的茅台镇酱酒企业选择减少下沙量(即酱香酒生产中的投粮),资金实力较弱的本地中小企业甚至选择了不下沙。

对于当时中小规模企业的减产或停产,当地政府相关人士也坦诚,产业进入相对理性的调整期,仁怀也必然会经历这一轮市场经济的洗礼,淘汰掉一些竞争力不强,无品牌产品的企业。

不过此次减产的则是茅台、国台这样的龙头企业。茅台2014年年报显示,当年茅台生产茅台及茅台系列基酒共计58735.49吨,同比增长11.9%,2015年,或许茅台将会出现十余年来产量的首次下降。虽是天灾,但却可能影响今后几年茅台的市场供应量。

 “酱香型白酒必须是老旧和新旧勾调,今年的产量下降,势必影响以后几年的市场。”一位当地人士表示。“但是对于茅台而言,这或许不是什么坏事。

2015年整体产量如果降低5000吨的话,意味着五年之后的2020年,茅台可投放市场的供应量也会相应减少,茅台的稀缺性或许会被凸显出来。”

这可以类比葡萄酒的期酒,某一年因气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产量减少,是市场规律之外对农业产品供应量的自然调节,而企业应该顺应这样的调节,调整自身的市场策略。

附:2013-2014年仁怀酱酒投资扩产情况(部分)

2013年,娃哈哈集团宣布投资150亿元在仁怀建立酱酒基地,同年11月推出“领酱国酒”。

2014年9月,陕西步长制药增资国帅酒业。

2014年,辅仁药业投资30亿元在仁怀成立贵州祥康酒业。

2014年,山东烟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仁怀当地的国宝酒业合作,投资5亿元生产5000吨酱酒。

2014年 深圳庆鹏实业集团落户仁怀,投资酱香型白酒项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