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可不知的传世名酿
BAZAAR 为你梳理出你不可不知的法国十大传世佳酿,围绕着它们展开了几百年的豪门恩怨。这里有去法国不可不去的十大顶级酒庄、不可不知的十大珍藏名酿。跟随我们,开启浩如烟海的顶级葡萄酒世界的大门。
国王之酒——拉菲
国王之酒——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酒庄坐落在波尔多波亚克区北方尽是碎石的一个山丘上,年产量约3 万箱酒(每箱12 支750mL 算),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葡萄酒酒庄,往往被人们传为世界五大名庄之首。其实稍懂一些葡萄酒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所谓“五大酒庄”的说法来源于“1855 列级”。1855 年,法国拿破仑三世国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根据当时波尔多各个酒庄的声望和各酒庄葡萄酒的价格,将品质优良的58 个酒庄分为5 个等级,总命名为列级酒庄(Grand Cru Classe)。1973 年,1855 列级修订了至今为止的唯一一次,列级酒庄的总数变为61 个,一级酒庄的数量增加到5 个,这5 个一级酒庄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大酒庄”。包括拉菲(Chateau Lafite-Rothschild)、拉图(ChateauLatour)、候伯王(Chateau Haut-Brion)、玛歌(Chateau Margaux)、木桐(ChateauMouton-Rothschild),每个等级内的酒庄排名不分先后,仅以字母顺序为准,于是拉菲酒庄幸运地成为第一个出现在一级庄名单中的酒庄,又“幸运”地被人们传颂为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酒庄。
众神之玉液琼浆
众神之玉液琼浆
拉菲酒有正牌与副牌之分,正牌名为Chateau Lafite-Rothschild,副牌名为Carruades de Lafite,也被中国人分别称为大、小拉菲。能拥有高昂的价格,是源于拉菲世界顶级的优秀品质,首先是拉菲酒庄的土壤及所处地方微气候得天独厚。其次是为保证品质,产量受限,每2 至3 棵葡萄树才能生产一瓶750mL 的酒。拉菲酒庄的葡萄种植基本不使用化学药物和肥料,在葡萄完全成熟时手工采摘,并经过人工筛选,确保被压榨的每粒葡萄都达到高质要求。拉菲被酒评家们公认为酒体细腻、优雅精致,“凡入口之拉菲,皆拥有杏仁与紫罗兰的芳醇”。
真正的贵族——侯伯王
真正的贵族——侯伯王Chateau Haut-Brion
侯伯王酒庄位于波尔多格拉夫地区的北部,属于佩萨克. 雷奥良产区。酒庄面积109 英亩,是波尔多“五大”中最小的酒庄。不知道是因为酒本身风格的差异,或是因为酒庄的法文发音对中国人而言不够简洁好记,还是中文译名复杂多样(除“侯伯王”,还有译作“红颜容”、“奥比昂”),总之侯伯王是1855 列级中最不为国人熟知的一级庄。然而与其他4 家一级庄相比,侯伯王酒庄是历史最悠久的,在过去的6 个世纪里,一共经手过5 个家族,其中主人的身份不乏伯爵、外交官和银行家等王室政要人士。它才是真正的贵族,堪称“侯伯王”。
法国国宴用酒
法国国宴用酒
侯伯王酒庄是1855 列级中唯一不属于波尔多梅多克产区的酒庄,所以酒的风格与其他四家酒庄不尽相同:新酒香气馥郁复杂,口感柔和纯正;老酒香气怡人,丝一般的质地,细致优雅。1660 年,侯伯王即为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选做用餐配酒,并且是在英国销售的首款原产地装瓶并贴有法文酒标的葡萄酒,非常受欢迎,价格不菲。当时侯伯王通常每年的开盘价是550 里拉(Livres)/吨,而拉图是450里拉/吨,拉菲仅为410里拉/吨。至今几百年来,在法国从昔日的皇家到如今的国宴,侯伯王都是当之无愧的“官方用酒”。除正副牌之外,侯伯王也有红白之分,其出产的干白也是世界顶尖级的好酒。
拉图
史诗巨著——拉图Chateau Latour
拉图酒庄位于波尔多市西北大约40 公里,波亚克村的最南部。酒庄内葡萄园面积107.5英亩,酒庄每公顷土地种植葡萄约1 万株,年产大约2 万箱酒。“拉图”(la tour)在法文里是“城楼”的意思,酒庄的标志就是一头雄狮骑在城楼上。1378 年,拉图酒庄所在的位置俯瞰吉伦特河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建有城堡,英法百年战争时就曾在这里发生过战役。据考证,历史上原城楼是一个至少有两层的方形石塔,名为“圣莫伯特塔”,后来在战火中不复存在了。而通常人们所见拉图酒庄的圆形城堡照片,其实是17 世纪兴建的信鸽楼。这座白色石塔是拉图酒庄的标志性建筑,矗立在那里目睹了300 多年酒庄的沧桑变幻。
刚劲雄浑之酒
刚劲雄浑之酒
拉图酒庄也位列1855 年列级一级庄,风格在“五大”中最为刚劲浑厚。在中国早在清末就已被国人认识,在当时的葡萄酒谱里,这类顶级酒被称为“大酒”(GrandVin),音译为“拉都”,念起来似乎比“拉图”更有强悍的王者之气。英国的著名品酒家休. 约翰逊对比拉菲酒庄和拉图酒庄时说,如果拉菲是男高音,拉图就是男低音,如果说拉菲是一首抒情诗,拉图就是史诗巨著。拉图酒分为正牌、副牌酒(也称“二军酒”)与更低一等的三军酒,前两者的酒标分别根据以前的圣莫伯特塔和当时堡垒的建筑设计而成。拉图酒庄对葡萄的产量控制得比较严格,为保证葡萄有充足的多酚物质和更加集中的香气,每株葡萄最多只能留8个果串。
玛歌
最恪守传统的酒——玛歌Chateau Margaux
玛歌酒庄位于玛歌村,目前拥有土地面积为262公顷。早在12世纪时,玛歌酒庄的前身已经出现了,只是那时园中还没有葡萄。1572 到1582 年这十年间,拥有这片酒庄的乐斯顿涅(Lestonnac)家族将产业进行了重组,从长远角度考虑,放弃该地区原本种植的谷类作物,而改种葡萄。
1590 年,玛歌酒庄由时任庄主皮埃尔-德-乐斯顿涅(Pierre de Lestonnac)正式建园。在波尔多众多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玛歌酒庄早已以领导者的姿态屹立于葡萄酒之林。
传统酿造耐久藏
玛歌酒庄是在众多波尔多名庄中比较恪守传统的酒庄,酒庄不仅坚持手工操作,而且仍然百分百采用橡木桶。
即使像拉图、侯伯王这样的名庄也早就应用了不锈钢酒槽发酵。玛歌酒庄不仅具备玛歌村红酒优雅柔顺的特点,而且最难得的是玛歌酒庄的酒经常将优雅与强劲、细致与浓厚这些看似对立的特点,以非常巧妙的姿态结合在一起,而且非常的耐久藏。
多层次的芳香,带有成熟黑加仑、辛辣的香草味和紫罗兰香气。玛歌酒庄也是法国国宴指定用酒,位列于五大名庄。该酒庄的酒有正副牌之分,正牌只出产红葡萄酒,而副牌有红白之分,分别为“玛歌红庭”、“玛歌白庭”。
木桐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不甘第二——木桐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酒庄位于波亚克山区的一个坡度不大的碎石平原上,与拉菲酒庄一箭之隔,葡萄园目前占地107 英亩,种植红、白两类葡萄品种。这里以前可能很适合牧羊,所以以“绵羊”(Mouton) 为地名。1725 年前一个贵族将原有园地妥善整理后改名为“布莱- 木桐”(Brane-Mouton),标志着木桐酒庄的建立。虽然木桐酒庄兴起于1725 年,但真正的辉煌发端于1922年10 月22 日菲利普- 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Rothschild) 正式入主“木桐酒庄”。当时年仅20 岁的男爵立志要将木桐酒庄酒提升到与邻近的拉图酒庄和亲戚的拉菲酒庄一样的水平。因为在1855 年官方评级中,木桐酒庄只被列为第二级酒庄,这对年轻的菲利普男爵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改善酒庄的设施环境以至酿酒技术,他甚至把“不是第一,不甘第二,我是木桐”这一著名格言刻在家族的徽章之上。
菲利普开始了木桐的复兴和正名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为法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菲利普在1924 年提出的酿酒和装瓶都必须在酒庄内进行的建议如今已经成为所有评价优质葡萄酒庄的标准之一。经过长达50 年的努力,1973 年,拉菲酒庄放弃对木桐申请的阻挡,在致菲利普男爵的信中表示,拉菲酒庄“不再反对木桐被接受为一级酒庄。” 1855 年以来官方对波尔多的分级进行了一次, 也是唯一一次改动, 将木桐从第二等级上升到第一等级,从此便有了传统的五大酒庄:拉菲、拉图、侯伯王、玛歌和木桐。
木桐酒庄
酒香令人欢喜让人忧
木桐酒庄在葡萄成长时进行多次人工剪枝,最后在收成时每株葡萄只保留一个芽眼,以此来控制产量。葡萄成熟后,完全手工采摘,在葡萄树上对葡萄进行筛选并装在小型的敞口篮子里。这里仅酿造红葡萄酒,分正副牌。副牌的酒标与正牌的艺术酒标差异极大,大大的红色葡萄串的设计,看起来很像新世界酒标的风格。木桐酒的风格比较另类,风格介于拉菲和拉图之间,特别是它的酒香十分独特,带有浓烈的咖啡香味,喜欢咖啡的人会特别钟爱。在一些较优的年份,木桐酒的酒体相当丰厚,且回味悠长,酒质纯净、没有杂质、给人很优雅的感觉。但如果碰上较差的年份,酒的风格会变得平庸,毫不突出。木桐酒缺乏稳定性,时而惊喜、时而令人失落的特性让酒客们对它又爱又恨。
波尔多右岸酒王——柏图斯
波尔多右岸酒王——柏图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