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之前,需要作一点解读。
黄帝,是远古时期族团领袖的世袭名称,是族团的名称,因为延续的时间很长,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名称,所以说黄帝是一个时代、是一个族团,也是一个人的代名词。
据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载以及我们当代专家的考证证明,远古时期黄帝氏族活动的中心地域是在大中原。
《春秋命历序》说:“黄帝传十世,千五百二十年。”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对应到考古学文化中主要是在仰韶文化中晚期。因此,我们为黄帝找根就找到了仰韶文化,而为仰韶文化找人也就找到了黄帝。
据百度百科介绍,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在流传到今天的传说里,黄帝更是上古创造发明的万能博士,黄帝本人还发明了造车、修建宫室、算术、音律等,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制丝,黄帝的医官雷公、岐伯发明了医术……
《物原》载“轩辕做碗碟”;《古史考》载“黄帝时有釜甑”;《列仙传》载“宁封子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识火自烧。”陶器的发明创造,根据考古发现,早在黄帝时代以前很早就已出现了,最早出现陶器的年代可能最早到距今7000年。
但是直到仰韶文化中晚期,亦即黄帝时代,陶器的生产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陶器的种类出现了大的繁荣,不仅有《古史考》《物原》中提到的釜甑碗碟之类,还有陶壶,陶罐、陶钵、陶盘和尖底瓶等,甚至出现了管理陶器生产的官员“陶正”及彩陶。
黄帝时期,陶器的发展与谷物种植的繁荣,为人工酿酒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有关资料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是果酒。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一般来说,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应该先从陶器的制造开始,否则,便无从酿起。
黄帝时期,我们的先民们用火烧制彩陶,用陶酿出美酒,用酒敬天祭地。今天,仰韶酒业作为仰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在用陶酿酒,并连续五年代表天下美酒供奉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微观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