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献“豫酒”
——访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
在河南省酒业协会第八届四次理事会暨河南省酒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即将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被誉为“河南酒头”的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采访熊会长已不是第一次,但每每在和他聊豫酒发展时,似乎表情都停留在“激情、凝重、期许”这三个关键词上。
用心尽力 创树品牌
据熊玉亮介绍,河南省酒业协会是1984年4月24日经省政府批准,于1985年4月5日正式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事业单位性质酒类行业管理组织,现归口省商务厅。下设白酒、啤酒、酒精、葡萄酒等分会和流通委员会、评酒委员会等十三个分支机构。其中秘书处内设酿酒行业管理部、酒类流通行业管理部、培训部(河南省酒类行业职业技术鉴定站、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河南酒类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新闻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十一个部门。分支机构目前在全国协会组织中位居前列。
振兴豫酒,关键在做。协会在2002年就提出了“豫酒复兴”的口号,2005年第一次提出“豫酒抱团打天下”的理念,2006年提出了“豫满中国”的口号,2010年发出了“我们一起喝豫酒”的倡议,2012年提出了营造“豫人喝豫酒、豫商卖豫酒”的建议。熊玉亮认为,豫酒企业只有抱团,形成合力才能有大发展。
提到“豫满中国”,不能不提到熊玉亮,这是他的创举,也是他的追求。2006年9月,河南省酒业协会首次打出“豫满中国”的旗帜,之后,协会以“豫满中国”为主题,以团体展示的组织形式,每年都参加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因此被全国糖酒会办公室授予行业唯一的“单位贡献奖”。
创新服务勇于担当
熊玉亮坚信,行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是创新,协会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在他的领导下,与河南牧专联办大专班,为河南酒业培养人才;创办第一家中国杜康白酒工程研究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职业技能竞赛、校企会合作……这些实事拉近了政府—协会—企业的三方关系,增进了相互了解,提高河南酒业整体酿造水平。
熊玉亮说:“协会要想企业所思,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竭尽全力维护企业的权益。企业得到发展,协会才更有生命力。”为此,他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当好参谋,为政府当好助手,为豫酒的振兴鼓与呼。十多年来,他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年四季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只要企业需要,随叫随到。
“无论是当年的‘民权葡萄酒’事件,还是后来的‘汝阳杜康质量问题’;无论是从2002年开始每年就豫酒发展问题向省‘两会’提案到2009年八易其稿起草《培育河南名酒 促进豫酒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会始终就没有停止为豫酒营造好的发展氛围而努力。”熊玉亮动情地说。
振兴豫酒 任重道远
对于如何振兴豫酒,熊玉亮认为,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豫酒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形成豫酒自己的酒体特色和风格(如仰韶的中华陶香型、皇沟的复合香等);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布局高、中、低档酒的比例,酿造出能代表河南水平的好酒;四是加强豫酒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五是加大豫酒宣传,提高美誉度和忠诚度。
谈到豫酒当前的发展现状,熊玉亮喜忧参半。他说,在过去中国白酒高速发展的十年,豫酒在品牌影响、产品质量、营销创新上都成绩斐然。纵向比较,宋河、杜康、宝丰等豫酒主导品牌都超过了历史最好发展水平,但横向比较,尽管张弓、仰韶等豫酒品牌与历史发展最好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复兴态势迅猛。熊玉亮提出,豫酒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豫酒掌门人与行业交流太少,不能深入市场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另外技术人员存在自负自满现象,创新意识不够。
对于豫酒未来,躬耕河南酒业15年的熊玉亮,始终坚信“用心尽力、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申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