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涌的酒途:最早提出“中国酒都”的说法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与文化 » 杯酒人生 » 正文

易涌的酒途:最早提出“中国酒都”的说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04  浏览次数:5128
核心提示:易涌的酒途:最早提出中国酒都的说法 在中国酒都,易涌先生可谓一个知名人士,易涌先生的书生本色和学养风范广受当地尊重。今



易涌的酒途:最早提出“中国酒都”的说法

在中国酒都,易涌先生可谓一个知名人士,易涌先生的书生本色和学养风范广受当地尊重。今年八月,我初次见到易涌先生,感到平易亲切,交往谈论之中,举手投足之间,我才感到他的君子仁风,魅力所在。

易涌老师虽然是一介书生,对于仁怀来说,其贡献和影响可谓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早在2004年,中国的品牌意识,城市形象还是一个新鲜话题,易涌先生就为仁怀提出了申报“中国酒都”的建议,在政协仁怀市三届一次全会上,易涌先生就“中国酒都”这个提案做大会发言,引起共鸣,达成广泛共识。2004年初,仁怀市人民政府采纳其建议,并启动了中国酒都的申报认证工作,2004年7月18日,仁怀获得“中国酒都”称号,这比四川宜宾整整早5年,比江苏宿迁早八年。2012年贵州酒博会上,易涌先生起草发表的《中国酱香酒宣言》如空谷足音,引起中国白酒界的高度关注和反响,宣言开行业话语之先河,不仅是中国酒业第一个公开发表的宣言,而且成为仁怀及贵州酒业发展的历史性文献。2013年。另外,据易涌先生介绍,由他主要参与完成的“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认证得以成功,这对仁怀酒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易涌曾教书育人,为人师十四年,靠他深厚的中文素养和文学积淀在讲台上侃侃而谈,随行挥洒,其风范和气质感染和影响了一大批学生,在仁怀教育界有较高声望,粉丝极多,大凡认识易先生特别是聆听过他课的学生,几乎人人推仰,口留余香。

1996年,易涌选调到仁怀市委宣传部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历任仁怀市文联主席、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诗酒文化学会副会长, 遵义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易涌说,我从心底就没有很看重这些,我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知识分子,不喜欢在做行政工作,自己更适合搞研究。

书生本色 学者风范

易涌1965年出生,贵州仁怀人。父亲在茅台镇工作了几十年,他随父亲也在茅台镇读书生活,茅台镇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文化传承,易涌积淀深厚了解甚深。

1980年高考他考上了仁怀师范学院,198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仁怀的中学教书,又先后到贵州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进修。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和文学评论,比如《贵州新时期十年文学漫谈》、《论李发模抒情诗歌的意象营造》。这些作品在贵州文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1990年海南刚刚建省,易涌不甘于做教师的平淡生活,毅然只身闯海南。人在海南,漂泊无依,做什么工作呢?易涌知道自己做不了一个商人,自己中文系毕业只能做文化,那就去做记者吧。于是他就应聘到《海南科技日报》,从普通的记者做起,不到两年时间就做到了编辑部副主任,副处级。

1995年前后,易涌因为感情需要,又回到了家乡仁怀,重上讲台,教书为生。当时他的文学评论已经名声在外了,在贵州文艺界、理论界有相当的知名度。

他说,那时做了文宣的工作,自然免不了写很多的宣传文章。1997年前后,他发表论文《邓小平语言风格片论》。

据我看,以易涌的才能,在公务员的体系中,可以做得更好,可惜他不是中共党员,在市委宣传部不能做领导,做到理论科科长,差不多就算是到头了。 2002年又当选仁怀市政协常委。2003年当选十佳政协委员。

易涌先生是书生性格,自我清高,不愿意去经营人际关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和独处,业余时间都是躲进书斋,读书为乐,真正如金圣叹所言,得一本好书读,是人生至乐。

易涌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准的,他做的最多最顺手的事情还是写文章、写方案。写的好了,自然也就有用武之地。所以。他现在被推选为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诗酒文化学会副会长。

时至今日,易涌还在笔耕不辍。他告诉酒都媒体传播中心编辑机,他目前正在秘密编一部大书《茅台酒文化全书》,要把关于茅台酒的历史故事、诗文序跋、工艺方法、品牌文化等等方面的内容都收集起来,形成一部权威的介绍茅台酒,介绍仁怀的酒文化书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