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酒瓶上赏中国文化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酒与文化 » 杯酒人生 » 正文

酒瓶上赏中国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8  作者:静思夜  浏览次数:90276
核心提示:酒瓶上赏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且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无处不在,就是酒瓶、酒包装上也精彩纷呈。我喜欢收藏

酒瓶上赏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且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无处不在,就是酒瓶、酒包装上也精彩纷呈。我喜欢收藏酒瓶,仅国内的就有四五百样,中国酒的文化让我惊奇不已。
品酒的芬芳,赏酒瓶的质地、造型、大小以及装酒瓶的盒子上的装饰色彩以及绘画、文字等等,真的让人犹如进到了中国典雅的文化殿堂,细细欣赏,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有意整理装点以后摆到广场上展览一些时日,让我的文朋诗友们也前来醇醇地享受一番。
就说上个星期天,一早起来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无所事事就品味我藏在书房里的酒瓶。骤然眼前一亮:那是啥?装酒的盒子,反转一看,豆青色的一边,中间是松绿色的五行竖格,大眼一瞟,浅浅的嫩绿色行楷字体,书法飘逸洒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一瞧,中间方方地写着“稻花香”三个行草字迹,细看下边是一阕词呢!又细瞧,南宋辛弃疾。辛弃疾是宋朝著名词家,这倒引起我的真切关注。
细细观赏、鉴别,是这么几句: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啊,这是上大二时的语文书上的课文,那时年少,不甚了了,现在细细品味则是辛弃疾的《鹊桥仙. 己酉山行书所见》,这意思是:
三伏天我到松岗上乘凉,下雨了我又到那屋檐下避雨。放眼南瞧,那不是我上回醉酒踉踉跄跄扶着那块石头看那边的汩汩飞泉吗?为什么呢?却原来是有一家娶媳妇、还有一家嫁闺女,我和乡亲们去贺喜,一直喝酒到天黑上灯。大家的喜气都源于那满地飘香的“稻花香”酒啊!
你看,大词家笔下的山野人家是多么的洒脱惬意啊:心中无事自轻松,管他东西南北中。(文章来源《大河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