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蒋红星 百年枝江铸就“中国梦”_河南酒业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动态 » 高端访谈 » 正文

蒋红星 百年枝江铸就“中国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30  浏览次数:3915
核心提示:蒋红星百年枝江铸就中国梦 中国梦很大,因为它是13亿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又很小,因为它是每个公民的梦想,如同央视主持人白



蒋红星 百年枝江铸就“中国梦”

蒋红星

 

“中国梦”很大,因为它是13亿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又很小,因为它是每个公民的梦想,如同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说的,“中国梦是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多年来,不论是企业发展、品牌树立还是回报社会,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不懈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在枝江这片发展的热土、这片充盈浓郁酒香的土地上,一座占地面积逾2000亩、气势磅礴的现代化酒城拔地而起。同时维维股份在枝江投资的——维维枝江食品工业园项目亦正式签约,以枝江酒业为核心的大型抱团发展产业集群也即将形成,该项目产业园由白酒酿造基地、维维系列食品生产基地、包装材料生产基地以及技术服务中心四部分组成,预计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80亿元,上缴税金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

 同时,枝江酒业发挥集群效应,支持玖源包装公司、鑫星包装公司等集团骨干企业扩规发展,促进集团成员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十二五”期末,集团成员企业达到50家。

 如今的枝江酒业,固定资产及品牌价值逾100亿元,年产量12多万千升,产品远销30多个省区400多个城市和广大农村,在蒋红星的带领下,枝江酒业为“中国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葆枝江品格魅力

 枝江美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17年,当时,在长江边的古镇江口,晚清秀才张元楠开设了“谦泰吉”槽坊,所产“堆花烧春”畅销荆楚四十八集场,并曾被作为朝廷贡酒而享誉神州。从清朝嘉庆年间(1817年)的“谦泰吉”槽坊一路走来的枝江酒业,经历了小槽坊的创建兴业、建国初期的脱胎换骨、计划经济时代的养精蓄锐和市场经济之后的凤凰涅槃,从县城走向全国。

 2006年,枝江酒业核准使用“枝江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地处北纬30度附近的枝江酒业赋予了最吻合的名分。2008年,“枝江”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枝江”注册商标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这两项认定让具有近200年历史的枝江酒业名至实归。

 枝江酒业董事长蒋红星说:“每一个品牌的成长与崛起,都需要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持续更新的思想意识以及不断创新的技术积累。‘枝江’品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注重品牌建设,我们在技术上既秉承前辈们积累下来的传统工艺最宝贵的经验,又在不断开拓与创新。枝江酒业先后攻克了白酒行业共同存在的系列技术课题,上世纪80年代的枝江小曲标准是‘国家标准’制定的样本。我们生产白酒,消费者饮用白酒,从某种程度来说,枝江白酒就是枝江人与消费者的对话与交流。我们始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研究问题,无论口感、价格、包装还是服务,‘枝江’品牌都有其独到的地方,这是枝江人在技术上的自信,也是我们对白酒行业明天的自信。”

 “堆花烧酒,薄利多销;交换货物,特别公道;招待客气,不欺老少;诸尝试之,方知微妙。”这是当年“谦泰吉”槽坊一则传遍荆楚的广告语,也是枝江酒业最早的诚信宣言。在继承传统古训的同时,枝江酒业还赋予其新时期的现代管理思想,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脚踏实地地做产品、做管理、做市场,兢兢业业地练内功、夯根基、谋发展,至诚至信已经成为枝江酒业和“枝江”系列产品永不褪色的品格魅力。

 蒋红星对记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涵和精髓,是企业永葆竞争活力的重要砝码。枝江酒业的辉煌业绩,正是得益于公司悠久、独特而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长期积淀。”

 忠实践行人才第一

 在今天的枝江酒业,聚合了一大批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技术队伍。枝江酒业拥有湖北省酿酒行业唯一的博士后产业基地、湖北省白酒行业唯一的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名,国家级白酒评委8名,国家级果露酒评委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白酒专家2名,中国酿酒大师2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名,省级白酒评委25名。

 说到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枝江酒业董事长蒋红星说:“枝江酒业有注重培养人才的传统,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到枝江酒厂的,那时候的大学生被唤为‘天之骄子’,备受企业尊宠。来到枝江后,我也非常注重学习,无论是外出培训还是在企业参与技术攻关,我都十分珍惜自己在技术上成长的机会。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我也十分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先后引进了刘前生和李净两位国家级评委,到2012年的时候,枝江酒业的国家级评酒委员总数已达到11人。枝江是小县城,要想让技术人才留在枝江,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通过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平台留人等方式,让他们在枝江酒业拥有自己的事业。近几年,让技术专家成为千万富翁已成事实,为他们配车送房,解决子女入学,给他们充分发挥技术才能的空间,李净已成长为中国酿酒大师,刘前生也获得了‘湖北酿酒大师’的称号,后来考上国家评委的年轻人都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枝江酒业是个百年企业,百年企业的传承还得靠这些人才,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责任是既做‘中华老字号’的传承者,也为百年枝江的后续发展培养好人才队伍。”

 枝江酒业先后建立了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湖北省酿酒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同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等等,为百年枝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齐心合力发展创新

 在蒋红星看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如何找准发展路径,是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公司发展前期,枝江酒业一直按照“外树品牌拓市场,内抓管理创效益”的思路,科学规划、果断决策,使得“枝江”的销售额在十年间顺利实现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战略目标,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但在成绩面前,以蒋红星为首的“枝江”人并没有停止思考。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让枝江酒业再辉煌100年。为此,枝江酒业适时将发展方向调整到“企业整合”上来。2009年,枝江酒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维维集团强强联合。蒋红星说:“当时枝江酒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企业业绩非常好,对于维维集团收购枝江酒业,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我认为人类靠一己的力量最多只能跳过2.45米,而如果有根撑杆的话,结果会不一样的。引进维维,为的是让枝江酒业发展得更好。”

 后来实践证明了一切。与维维携手第一年,枝江酒业次年取得了辉煌的经营业绩,实现集团销售52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6.81%,其中白酒销售额22.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4亿元,利税综合增长率超过44%,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枝江酒业与维维股份强强联合,实现“闪亮一跳”。蒋红星认为,“当今企业的发展,都要讲求竞争与合作,有时合作大于竞争。要善于‘借智’,把别人的好经验转化为自我发展的新思路。要善于‘借力’,把更多有用资源汇聚到自我发展中来,引水行舟,借梯上楼。开放合作,是追求共赢的理念,是跨越发展的路径。涓涓细流,往往柔弱无力;海纳百川,方能成合抱之势。”

 进军最大新名酒企业

 过去十年,枝江酒业从年销售收入几千万元的企业,做到现在的全国排名前列。蒋红星说,枝江酒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要突破天花板的阶段,现阶段如何发展得更好、更快,是整个企业经营者面临的最严峻问题。2013年,枝江酒业的目标是实现产值过100亿的铿锵跨越。

 除了维维枝江食品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外,枝江酒业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经济开发区食品医药工业园内的绥化枝江酒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千升优质白酒生产基地项目,现已完成环评报告编制、主体厂房及办公大楼建筑设计工作,预计2013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800个。另外,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260亩,选址于枝江经济开发区的5万千升灌装中心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8亿元,税收6000万元。当前,枝江酒业发挥集群效应,支持玖源包装公司、鑫星包装公司等集团骨干企业扩规发展,力争“十二五”期末,集团成员企业达到50家。

 枝江酒业的全国市场布局也已基本完成。枝江酒业现已形成以湖北为中心,以湖南、河南、江西、安徽为犄角,东至上海,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海南的全国化大市场战略构架,省外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北京、河北等市场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之后,迅速向2亿元、3亿元目标挺进。

 在蒋红星看来,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在新的时代,枝江酒业才有了“做中国最大的新名酒品牌”的远大梦想。当前,全体“枝江”人正为实现枝江酒业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